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老照片库 > 正文
    购物车
    0

    石碓,我家的文物

    信息发布者:健康中国
    2017-06-10 18:24:33   转载

    石碓,我家的文物


    隆回资讯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出生的农村人,对石碓应不陌生碓,duì,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或使用过或看到过,也许家里现在还陈摆着。



    那时,石碓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是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什。那时没碾米机,大米加工全凭人工脚力,把晒干了的稻谷倒入石碓,舂击脱壳(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石碓,由两部分组成。石部,全石制作而成,是石匠用钢凿一凿一凿凿出来的,内凹,圆锥体,用来盛稻谷的,称为石臼(臼,jiù,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这块石料的选择很讲究,要刚柔相济,太刚太脆,加工难度大,太柔和则不耐用且易产生石粉。另一部分是木质结构,要选择一根长约二米,直径十多公分的硬木条,在它前端装置一个舂锤,根据杠杆原理制成。工作时,人在尾端用力脚踏,犹如一个虔诚老者面佛作揖,舂锤舂进石臼,使谷粒与石臼磨擦脱壳,踏一下,舂一下,“咣咣”一下,像一个许久没吃饭的作曲家在哼歌,旋律还是蛮优美的!除一人主力外,还需另一人做辅助性工作,即把石臼里的谷粒均匀翻动,做到粒粒受击,直至基本脱壳,再把米与糠用竹筛纷扬分离出来。



    石器作为一种工具的诞生在人类文明进步里程碑上刻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父亲虽然是农民,也识文解字,是我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我从小记性好,没入学前我便能从1数到100,并会计算。语文方面,我已能将毛主席诗词《七律.送瘟神》、《满江红.和郭沫若》(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倒背如流。童年是辛苦的,童年是有趣的。那时每天都想着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没入学前或放学后就和二弟舂米。这是个体力活,人小力小有点奈不何,就和二弟商议以一百下为基数轮岗,我偶尔也“算计”一下二弟,记数时故意把自己多记十下二十下的……



    后来,村里有了碾米厂,再后来,有了家庭碾米机,石碓,便退出了稻谷加工舞台,但仍在屋檐下,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现在,父母远去天国,不知何日是归期?二弟定居怀化,我每日与石碓相遇,追溯往昔,浮想联翩——石碓,旧时农家的生命之碓,见证了无数代人的生存史,石碓,海枯碓不烂!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